川西上里古桥串起的千年繁华

高桥是上里古镇过去最大的一座桥梁,这座 石桥东西两端的桥身之下,各建有人行通道,桥 上、桥下都可通行,被当地人誉为清代的“立交桥”。

西汉时,朝廷曾迁“楚民”来此;明末清初 的“湖广填四川”,大量的移民涌进上里,他们不 仅充实了上里的人口,更带来了丰富的桥文化。

上里“五大家族”各有特色,按照流传至今的 说法,便是“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的 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

夜寒雨刚过,加上弥漫难消的雾气,影影绰 绰的上里古镇就在环绕着它的陇西河水里化开 了。错落的民居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十分宁 静。因为有河流环绕,桥自然就成了上里的一大特色。

细细数来,环绕古镇的河流上竟有石桥十余 座,石拱桥、石板桥、石墩子桥,单孔、7孔、 11孔,造型无一相同。从桥上上里是川西雅安的 一座古镇,离成都两个多小时车程。笔者初次到 上里,还是多年前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因为前 望去,河里的鸭群优哉游哉地游着,桥头河边的 石阶上,姑娘、媳妇们嬉笑打闹着浣洗衣物。此 情此景,让人仿佛置身在江南。




古桥见证的繁华往事

里古桥的密集度,实在出乎人的想象——刚 刚来到古镇的入口处,你便会惊讶地发现仅在短 短几十米的河道上,居然就有3座古石桥。它们 平行排列在陇西河上,但桥身离水高度却明显不 同。当地老乡说,如此设计布局,看似多余,实 则保证了进出古镇的畅通;枯水季节,三桥并 用,丰水季节,至少有一桥可保通行。

这些古桥跨越的陇西河,本来是青衣江上游 的一条支流。千万年前,陇西河在上里附近冲积 出一块平原,良好的灌溉条件和肥沃的土地,再 加上人们的勤劳开垦,使这片土地很早就富甲一 方。

然而,上里的优势还不止这些,它的地理位 置也极为特殊——上里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 山、雅安,既是过去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 站,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聚散地。所以上 里古镇最初的名字“罗绳”,在当地语中就是驿 站、关隘的意思。

在恍如昨日的千百年里,上里堆满了名山的 茶叶;邛崃的井盐、竹器;康巴的马匹;西藏的 药材、皮货,以及异域各国的手工艺品、香 料……驮着各种货物的马帮络绎而来,又络绎而 去。老人们说,其实就在解放前,这里的集市也 是热闹非凡的,“隔三岔五就有一个街市,街市 的时候,除了各地马帮将带来的货物摆满一街, 还有各路戏班的戏剧和杂耍表演。那时候,买货 的、采货的,小食摊子、杂耍圈子,把上里堵得 水泄不通,人声鼎沸,骡马嘶鸣,二三里外可 闻。”

作为一方财源汇聚的宝地,上里古镇也有地 理交通上的先天不足,它背靠大山,东、南、西 三方都被陇西河及其支流环绕,这就使得修桥成 为了上里交通的必须选择。而这种背山面水的地 势,却又符合了古人“负阴抱阳”的风水理念:传 统风水学认为,背山方有“靠山”,面水才能聚 财。而上里的桥,自然也就成为了通往这座聚宝 盆的财路——正所谓“桥通路通财路通,船来车来 富贵来”。为了进出方便,货运通达,上里多 桥,也就不足为怪了。



源自古羌人的造桥技艺

史书记载,上里在汉以前曾是青衣羌的领 地。青衣羌是古羌族的一个支系,在川西山高谷 深、大江纵横的地理环境里,他们练就了一身治 水修桥筑堡的本领。《史记》载,羌人“冬则入 蜀为佣”,为当地人打井修堰,建桥筑堡。而举 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始至终都有羌人的 参与,可以说,他们修筑桥梁的技艺早就闻名遐迩。

战国晚期,南迁的青衣羌来到上里陇西河一 带,他们发现相对于岷江上游群山雄峙、河谷深 切的险恶环境,这片河谷平原地势舒缓,物产丰 富。于是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养蚕桑、事农 耕,安居乐业,渐成聚落。为了方便交通往来, 羌人将自己擅长的架桥技艺搬到了这里。

千年时光过去,在今天的上里,青衣羌人的 生活遗迹早已丝毫不存,但即便如此,笔者仍固 执地认为,羌人高超的架桥本领是上里得以繁荣 的重要原因。这里最初出现的桥,或许只是横跨 河面的原木、几座竹子搭成的浮排,甚至仅是一 根溜索,但它们无疑都打通了上里与外界的交 通。直到后来,随着汉代南方丝路的开通,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涌向上里,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先 进的中原文化,其中就包括了精湛的石桥建造技术。

查阅我国桥梁史,石桥一直担当着主角。石 桥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那时的石 桥是石墩木梁式的,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石梁 式,到东汉时,开始出现单跨石拱桥。上里古桥 也遵循着这一发展轨迹——留存至今的古桥全是 石制,但由于选材的原因(上里附近只出产较易 风化的红砂岩),我们已无法领略到上里古桥的 汉风宋韵,今天上里古镇尚存的古桥,年代最早 的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拱桥。虽然年代不 算久远,但上里古桥的形制却多出人意料——石 拱桥、石板桥、石墩子桥,单孔、多孔,不一而 足,它们在陇西河上逐一排列开来,让人目不暇 接。

上里桥样式的多样,或许与几次大的移民活 动有关:西汉时,朝廷曾迁“楚民”来此;明末清 初的“湖广填四川”,大量的移民涌进上里,他们 不仅充实了上里的人口,更带来了丰富的桥文化 ——此后修建的上里桥,风格要么秉承当地传 统,要么源自移民故里。今天,陇西河上的座座 古桥,或如朴实敦厚的汉子,或如藏于深闺的娇 娘,比之江南水乡的桥梁,视觉上的冲击更加鲜 明。



古桥的由来与上里“五大家族”

桥”修建上里古桥中,最有特色的当数镇东 的“高桥”和镇西的“二仙桥”。唐人诗中曾称赞上 里“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双桥”就是指 的这两座桥。

双桥之一的“高于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 年),高桥桥面高起,距离水面有十多米,桥身 平坦宽阔——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人流货运的畅 通,也保证了丰水季节的出入安全。高桥是上里 古镇过去最大的一座桥梁,也是南丝路驿道进入 古镇的主要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座石桥东 西两端的桥身之下,还各建有一人行通道,这样 桥上、桥下皆可通行,被当地人誉为清代的“立 交桥”。想当年,高桥上马帮铃响,络绎不绝, 桥下则人流如注,来往喧嚣。古镇的热闹,丝路 的繁华,在这高桥身上可窥一斑。

除了通行的功能,镇西的“二仙桥”却更能体 现出水墨上里的风雅气质。在崇尚古镇旅游的今 天,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高卷拱单孔石桥,几乎 就成了上里古镇的地理坐标和标志性符号。

二仙桥头桥塔壁上的碑文,清楚地记载了二仙桥兴建时曾两次被洪水冲毁,直至第三次才得 以修建成功的过程。关于三次建桥,上里民间流 传着这样的说法:清乾隆初年,先后两次竣工的 石桥在建成之时即遭洪水冲毁,有高人说,这是 陇西河里的孽龙在作怪,所以在清乾隆四十一年 (公元1776年)再次建桥时,为永镇恶龙,匠 人们便在桥身两侧的石栏上分别刻上龙头、龙 尾,以示将龙压在桥下,避免洪灾发生。说来神 奇,第三次建成后,二仙桥再未发生洪水毁桥的 灾难。其实,这样的类似传说,各地都有,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建桥的艰辛和建桥技艺的进步。

但二仙桥究竟是何人建造的呢?据雅安地方志记载,它是由当地望族“杨氏家族”出资修建的。

从清朝初年开始,不断涌来的移民在上里聚 族而居。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上里一带逐渐大 致分化出“杨、韩、陈、许、张”5个势力强大的 豪门望族。这5家各有特色,按照当地流传至今的说法,便是“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 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所谓顶 子,是说杨家诗书传家,世代官宦;所谓银子,是说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所谓谷 子,是说陈家田产广阔,粮食丰足;所谓女子, 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勤劳善良,持家有 方,各户争相聘娶;所谓锭子(音),即拳头,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个个骁勇善斗。

杨家在古镇捐资修建二仙桥,当时究竟花了 多少钱,现在已不得而知。而在杨家修桥的同 时,其他几个家族又有什么作为呢?据上里镇上 的老人讲,这几个家族在当时都是互相看不上 眼,喜欢彼此“斗富”的,你修了一座桥,我肯定 也要修一座压住你。况且在旧时人们的价值观 里,修桥补路不但积善行德,更能带来一个家族 的人丁昌盛。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上里镇里 大大小小的十几座桥梁,除了镇东的高桥为官府 出资兴建,镇西的二仙桥为杨家修建外,其他的 多半也出自这些豪门之手。只是其中的细节今天 已难闻其详,如水墨一般沉落在上里的桥影涟漪中了。

无标签
评论区
头像